目前,在紙業及相關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下,造紙板塊成為了股市的投資亮點。隨著國內紙業市場的長期景氣發展,紙業上市公司們紛紛拿出了漂亮的財務報表,近一步增加了投資者們的信心。然而,伴隨著紙業市場的繁榮,紙價的不斷攀升卻給周邊相關行業帶來了沉重的壓力。
如今,我國紙及紙板的人均年消費量為45公斤左右,低于世界人均水平,和歐美國家人均消費量250公斤來比差距更大。據部門預測,到2006年我國紙及紙板消費總量將超過6000萬噸,預期2010年將達7000萬噸。2007年造紙行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3.48億元,同比增長18.8%,營業利潤32.37億元,同比增長35.2%,凈利潤30.15億元,同比增長52.2%。受益于紙價的上漲,08年1季度行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.78億元,同比增長30.8%,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25.2%,環比增長39.8%。
據中國海關發布的"進出口商品類別表"中顯示,2008年1-3月份木漿、紙及紙制品進出口金額共計32245萬美元,與去年相比同期增長49.64%。其中出口金額達16779萬美元,比去年同比增長53.52%,進口金額達15466萬美元,比去年同比增長45.65%。通過以上數據,我們明顯的看出中國紙業正行進在快速發展的"高速路"上。
在經濟大環境不佳,國內經濟發展放緩的前提下,中國紙業是如何逆流而上的呢?其中的因素錯綜復雜。節能減排,行業集中,受益近年來,我國造紙行業產業集中度持續提高,企業生產規模快速增加,2007年*大企業產量與全部產量之比接近25%。從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來看,2007年11月我國規模以上造紙企業約3008家,而到今年2月這短短3個月內就關閉136家至2872家,由于近期全國各地都有造紙廠關閉的消息放出,當前尚在生產的企業在2800家左右。
大量小型造紙企業的關閉明顯給大型造紙企業擴展了市場空間。在國家造紙產業政策及節能減排的推動下,造紙業上升空間大增。此外,從明后兩年的產量擴張規劃來看,新增產能集中在上市,如晨鳴、華泰、太陽、博匯等上市公司已經在建或籌備的產能約220萬噸。因此,在上升空間大增和業內企業強者更強的自我擴張下,我國造紙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。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抵御宏觀經濟下行對業績增長的拖累,并將明顯改善企業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,促進行業良性發展,建議關注的投資價值。造紙原材料價格的影響近幾年紙張原材料漲價不斷上漲,從而影響了整個用紙行業。印刷用紙漲價、圖書報刊漲價、衛生紙漲價、紙尿褲漲價……數據顯示,目前國內生活用紙漲價超過10%,文化用紙漲價超過30%,包裝紙漲價超過30%,然而漲聲背后,造紙行業已經進入了長上升周期。根據中信證券的分析報告稱,預計此次長上升周期可以持續至2011年。未來所有大宗紙種均將維持持續提價的趨勢,2008年全年行業凈利潤增速為70%左右。報告中同時指出,2007年中期-2008年底主要由提價拉動盈利增長;2009年后則更多由集中于大型企業的結構性產能釋放帶動盈利增長。
微信掃一掃